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大学文化 >> 理论研究 >> 正文
以美育人 培根铸魂 全面构筑新艺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0 12:32:44 点击数:

3月22日,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会上,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推进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我校院长许江撰写《以美育人 培根铸魂 全面构筑新艺科》一文,从美学角度进行探索,文章刊发于4月11日《浙江日报》第8版。

以美育人 培根铸魂 全面构筑新艺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

浙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探路者、先行地,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中国美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示和嘱托,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助力浙江教育强省建设,让浙江的教育能够在速度上走得先一步、快一步,质量上好一步、深一步。

坚持以美育人,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省委书记车俊强调,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美育是有关美的智性教育,是对人心灵的一种孕育,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素质教育、行为教育。

中国文化的美以及对心灵的教育,渗透到我们写的每一个字。比方说,篆书中的“书”,上面是一只握着笔的手,笔垂直朝向下面的“日”字——我们握着笔朝向每一天,这便是“书”字。再比方说艺术的“艺”字,是种植,是培育,更是“立人”。这正是中国美术学院九秩传承、生生不息的使命:艺术也好,教育也好,其根本使命是“以美立人”,强调美育为刚性的要求,美术学校责无旁贷、使命光荣。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个根就是中国文化的根,这个魂就是中国精神的魂,包括美育精神的魂。美术在为国家、为民族培根铸魂方面作用显著,在浙江的大中小学的美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孩子们讲述民族的美,让他们爱中国的美,习惯中国的美,皈依中国的美。我们提倡在大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就是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书写,让孩子们知道什么叫虚实、轻重、方圆、聚散,从书写中认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的美。

中国美院的同学们在入学时都会收到一份礼物——两支毛笔、一瓶墨水、一叠元书纸、一本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我们希望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书写的训练,在心里牢固树立中国人的美的素质。此后,无论他走得多远,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像风筝线一样,把他紧紧拽牢在中国精神的旗下。

坚守立德树人,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全省教育大会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艺术学教育?

要坚守立德树人。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都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中国美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的“三美育人”理想,以“美境”理想营造独特的物质文化,以“美育”理想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以“美心”理想营造活力的行为文化,塑造精神家园,培育师生人文情怀。“美境”是建造校园的环境、大学的望境,实现空间建造与精神塑造共构,通过山水化的校园,建构一个涵养心灵的中国人的生活世界,让孩子在校园内看山水、看自然的事迹,也看到青春的事迹,从中来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重要,推动人格之养成、心灵之塑造、境界之达成。“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中国美院一直注重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引领师生扎根生活,深入村镇社区、深入生产建设第一线,切身接触现实、了解生活,用常情常理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用鲜活的生命经验磨练现实感受力,在共同生活、共同经验、共同命运中创造与人民感同身受的艺术。每年的这个季节,学校几千名学生下乡采风,不仅画风景,更重要的是了解今天的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农民的心灵世界有怎样的变化。前几年,全校1500多名师生奔赴浙江的八大水系,围绕“五水共治”主题开展写生、调研活动,在创作中了解这样一场改天换地的人类活动,用画笔描绘自己眼中浙江的青山绿水、治水新貌和动人事迹。中国美院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教育思想,学生们通过在乡土学院一段时间的生活、调研,挖掘乡土的历史和蕴藏的故事,为农业转型、农村换貌提出建议和策略,同时也围绕那里的生活和问题来提出自己的艺术主题。“美心”是让学生树立价值信念之心、培养互助友爱之心、铸造劳作文思之心。上面讲到的赠送“文化入学礼”,就是希望学生们慢慢养成书写的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要持续强化师风师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力”要求,是对教师队伍建设最合适的注解。一是脚力,老师要关注教学,要经常往教学一线跑,课堂上要站得住、立得起。二是眼力,老师要有能够看出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实力和眼力。三是脑力,老师要有深厚的理论水平,不仅要懂得知识的意义,还要懂得意义后面的道理。四是笔力,老师艺术表达的力量要能够感人,能把思想和情感通过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省委书记车俊说:“评价一个老师当得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把师德师风挺在前头,能不能教好书、育好人。”师风师德是回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体现在对待教学和学生本身。

要重视传承大学精神。中国美院的精神可以凝结成四句话:一是文艺复兴的使命担当。自1928年建立之初,就提出“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宗旨,这种使命深深地烙在了美术学院的旗帜上,烙在国美师生代代传承的心里。二是勇立潮头的先锋意识。中国美院在中国最早设立绘画、雕塑、图案设计和版画、书法等系科,而后从薪传西迁的烽火之路,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院校重组、系科北迁南调,再到改革开放后继承创新的新局面,中国美院始终是中国艺术的先锋,秉使命而衔枚进取,葆精神而矢志生发。三是艺理兼通的哲匠精神。中国美院牢牢把握艺术和教育双重灵魂工程师的精神使命,将艺术与教育统一于人的身心塑造,在教学和创作中倡导“如哲人般思考、如工匠般劳作”的哲匠理想,在当代教育界独树一帜。四是湖山人文的诗性气质。西湖湖山的熏养,江南人文的塑造,从林风眠、潘天寿开始,无论其路径多么殊异,其跋涉多么驳杂,国美人最后的旨归都是以感人的诗性语言来完成当代东方艺术的创造性活化,这种使命理想在9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铸炼着国美重返东方的田园体验。

要建立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评价体系。艺术教育既重要,又独特。新时代艺术创作的蓬勃发展,艺术人才需求提升,艺术教育内涵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更重要的是艺术门类下各艺术品种不同、载体殊异,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它的创作型内涵是具有精神高度需求,而没有标准卷。它的成果是艺术本身,而不是叙述艺术的论文。所以艺术教育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很重要。希望通过这一次教育大会,进一步推进树立艺术学门类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全面构筑新艺科,谱写“双一流”引领带动新篇章

当下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逐渐显现的几个问题:全球境遇与本土关怀如何互动共生,使中西方彼此之间吸收优秀文化,创造时代艺术?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变革与带来的冲击,传统绘画如何重新赋能?艺术技艺所需要的长期个人训练和当前教育所需要打开视野的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如何化解?

去年教育大会提出打造新五科,十分振奋人心。我们的时代,正涌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融通互动的大潮,数字化媒体融合,一方面带来更便捷的工具、更广阔的视野、更趋共享的知识平台,另一方面带来普世关怀的多学科的同频共振。艺术也不例外,技术媒体无所不在,不仅带来工具的便利,更带来感性的变迁,感受力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艺术创作与教育的一系列变迁。比如美术学,不仅中国画学、书学、绘画学、雕塑学等要持续进行中国根源的建构,新媒体艺术、跨媒体艺术更是以新的技术媒体旭日东升、蓬勃发展,它们以多元的媒体平台,面向影像叙事、虚拟影像、开放媒体、戏剧展演、社会教育与变革、思想传播、艺术管理等多向度拓展。又比如设计学,不仅传统的信息传达,染织与服装,产品设计、环艺设计等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以新的融合积极构筑艺术与科技、交互与媒体、数字与生活、自然与智能等众多新型平台。

事实上,在艺术学门类提升、五学科互动共进的基础上,在国家产业结构提升、新型产业着力发展的大格局推动下,今天的艺术教育已经孕育着巨大变迁,一个面向自主、面向融合、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新艺科正在凝神聚气、应运而生。

面向自主:今天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自主体系的建构。去年是我校前身国立艺术院建立90周年,蔡元培、林风眠那代人就是要将西方的现代教育体系引入,中西调和,建构时代艺术。今天,我们则是有足够的自信,建构自主的体系,反思现代性,重建民族性,既葆有独立的精神根源,又要实现时代的超越和融变。在这一向度上,我们要努力深化研究,以自主的方式推进和优化艺术教育,建构中国画学、中国书学以及视觉东方学体系等自主的艺术学体系。

面向融合:美术学、设计学教学的新平台,都是艺科融合的产物。去年开始,美院已经开始招理科生。一年教学下来,他们在教学方面有其不同的理解和创造。我们也正在实验三学期制,小学期专门用来理科的学习。同时,深化学分制改革,让学生自主地实现自我拼盘。

面向社会:今天的艺术教育,十分重视面向社会来认知时代命题。今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推动高校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发展要贴近社会、深耕社会大地。美术学的乡土学院,在乡村认识乡土,培养感情,发现创造的命题。设计学面对消费社会,聚焦消费与产品的供应链,置身最新的社会场域,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比方针对今天的生命健康的种种问题提出的视觉康复的佳偶额研究等等。

面向未来:今天的教学,演练的就是未来社会服务的方法。艺术学学科专业的基本格局,奠基着艺术创作的未来格局,它的教育层次,预示着艺术创作的未来层次;它的品质特性,谋定着艺术创造未来的品质特性。所以我们希望在“新五科”中还能带上新艺科,让这一培根铸魂的学科展现新的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持续深化培养方案、优化核心课程、锐化师资队伍、强化一流学科,通过四“化”不断推进“双一流”高校和省重点高校建设,实现在2020年把中国美术学院建设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一流的美术学院的目标,为建设高校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浙江日报 4月11日 第8版

 

学校地址:(忠山校区) 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 ;(城北校区)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版权所有:西南医科大学宣传统战部 联系电话:0830-3161222 传真:0830-3161222 邮编:646000      
 网站备案编号:蜀ICP05026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