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是以道德教化为内在价值,在约定俗成中逐渐形成的规范性思想理论和实践行为;是以和合方式来消解矛盾、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在物质、精神层面共同达到较高程度的文明形态。既是个体精神状态的反映,也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体现,是国家、民族社会风貌、 道德修养、精神文明的呈现。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挖掘礼仪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代青年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确立了新时代的道德建设要涵盖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个人成长三个层面。道德作为意识形态需要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礼仪通过实践、操作、外显形式成为道德修养的载体,将道德认知落实于实际,达到规范、和谐的良好效果。
当代青年“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希望青年能立志高远、胸怀国家与人民。礼仪文化中蕴含丰富立志、爱国的内容,思想方面如孔子要求学生“志于道”,即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活动方面围绕爱国精神开展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宣誓仪式、礼仪文化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庄重感、荣誉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爱国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传统礼仪文化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礼之用,和为贵”的处事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原则,“肃容貌、正态度、度进退、导趋行”的仪态仪表要求。现代礼仪文化强调相互尊重、平等友爱的交往准则,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端庄大方的职场形象。这些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优化社会行为举止,促进良好的社会交往,助力社会秩序的维护、公共生活的稳定、精神文明的建设。
私德是指自身以及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人际网络。礼仪文化的学习能让学生明晰道德规范、优化自身行为举止。正如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周礼》中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现代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学生能在礼仪活动中通过流程推演、行为表现学习榜样、认知廉耻,从而指导自身行为、涵养美德,经过在生活中不断地重复和再现,真正落实为个人的素养。
礼仪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而教育活动的完成是教育主体和客体双向互动的结果。因此,想要实现礼仪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最大化,需要做好思政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体为思政课程教师、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主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因此,需要增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设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拟定教育方案、日常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做好业务工作,还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让学生接受礼仪文化的精神浸润,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启迪学生的文化智慧的目的。就需要思政教育主体贯通古今、扩宽视野、古为今用,提升人文涵养、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教育能力的跃迁和职业境界的升华。
教育客体就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大学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人,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对教育主体的活动有着制约作用。“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作为一种制度规范和价值载体,对大学具有成风化人的教化功能,对大学生道德体系建设、行为规范、社会交往、精神风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以塑造人格道德、升华精神境界、厚植人文涵养非常有必要。
想要实现礼仪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作好礼仪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设计和渠道建设。这是一个持久性、系统性的实践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日常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做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制度建设。
将礼仪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宣传,广泛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科学理论占领思想阵地。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大学生感悟历史进程中的民族精神、中国力量,以增强文化自信,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渗透。重视网络文明礼仪。根据网络思想工作的传播规律,增强礼仪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效度。提倡学生文明上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明辨网络善恶美丑,规范网络语言,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将礼仪思想、行为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增强师生对礼仪文化的情感认同,激发内在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教学服务、学生事务、后勤服务,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小事入手,强化人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人文关怀。
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礼仪文化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校园文化日益成为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生活的重要氛围,温馨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质软环境,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因此,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礼仪文化元素。将物化硬环境与文化软环境有机结合,做好校园自然环境的“物化意象设立”。比如在校园内树立传统名人塑像;将“仁爱”“诚信”等文化核心词勒石刻碑;制作礼仪文化内容的精美宣传板,悬挂在教室、食堂、办公室的墙壁上。通过视觉传播的方式,无意识地将文化精神传递到学生内心世界,让学生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优化党团活动,将礼仪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仪式流程有机地融合到学生活动中。比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重大节日强化活动的仪式感;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仪式性很强的活动;邀请研究文化方面的专家开展高水平讲座;创立文化传播类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艺术活动,推出具有创新性的文创类产品,达到以文润心、以文培优的目的。
开设礼仪类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开设礼仪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或商务礼仪课、礼仪文化选修课等。优化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增强理论内涵,让礼仪类课程有底蕴、有意思、有实效。注重课程设计的趣味性。可以把传统文化中具有教化意义的经典故事引入课堂,生动形象地诠释较为抽象的思想理论,以增强思想的说服力和理论的吸引力。比如导入孟子“鱼与熊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中的“仁义” 精神。将思想政治理论话语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日常话语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融入学生思想体系。礼仪课程除了思想内涵的输出,还应该满足学生追求个人良好形象的需求,进行仪容仪表仪态的形体训练和行为实践,让学生掌握礼仪的规范要求和行为技能,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提供礼仪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礼仪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大学生不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中受益,还需要在实践行动中来强化,实现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式跃升。倡导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和课余时间,组织、策划与参与文化传播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政务会议的接待服务,大型运动会的礼仪服务,理论宣讲活动等。在实践中学习优秀文化、领悟优秀文化的魅力,历练接待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的技能。
总而言之,礼仪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开拓,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体系建设、人文素养提升、行为举止规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
作者:朱珠,石家庄学院讲师,本文系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礼仪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编号:2023034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