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大学文化 >> 理论研究 >> 正文
探索新时期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23 13:01:08 点击数:

    新时期的网络文化以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为背景,在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各种技术支持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与信息化传播。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其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在不断增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它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可以用思政文化来渗透学生的内心,塑造他们的真善美,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避免外界负面因素影响学生,造成价值观发生偏差。将网络文化与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就能够完美的避开这一点,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大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将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教育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必须纳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从而拓宽思政教育资源渠道,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三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网络文化的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通过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运用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生动的教学讲解,使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播。

  基于网络信息交换的高效性,高校思政教育的效率得以快速发展,逐渐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视角。现如今,网络上的正能量事件对学生们的三观起到了塑造作用,激发学生思想共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高校学生在接触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思政教育的洗礼,对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影响下,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促进教学改革创新。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体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展开:(1)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拓教育资源,通过学生喜爱的媒介进行教学输出,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依托网络平台,例如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对学生推送主流网络文化,帮助高校师生在网络中不断感受思政文化,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使学生在教学中接受先进网络文化。(2)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使思政教育内容与互联网充分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站上提供优秀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3)借助官方网络媒体,例如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鼓励学生进行材料下载,养成学生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通过线上学习分享会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形式,通过多渠道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各种信息。网络文化以其传播速度快、参与门槛低,能够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在新时期加强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应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使其内涵更加丰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时地向大学生进行宣传,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育人中的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展开:(1)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发挥网络文化优势。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手段,及时改变言语交流方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增强其实效性,促进思政教学的发展。(2)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优秀的课件,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活跃起来。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来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塑造,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3)增强思政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培育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使思政教师了解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熟练的运用网络,并解决网络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吸引力。(4)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技术的优势,打造更加高效的思政教育课堂,同时也要求教师重视互联网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网络思维和素养,加强对网络应用的了解。

  一个强而有力的师资团队是促进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关键,只有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体的教学团队,才能把思想政治思想有效地推进到教材、课堂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制度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的网络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化、年轻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从而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那就要做好以下几点:(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开展教学培训、外出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思政理论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学工作者进行培训。强化学校网络育人环境营造,要将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加以推进。(2)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从严治教,把思想政治文化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之中,坚定政治方向,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以身作则,通过网络平台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开展线上课堂,通过线上课堂来进行学术交流,设置知识竞赛,来深化教师的理论水平,为推广思政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在课堂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字化,把“互联网”和“思政”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地改进网上教学,把网上的优质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4)在新媒介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的优势,创造出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注重新媒体的运用,不断提高教师的网络思维和素养,熟悉新媒体的应用。

  以网络文化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可以使其在教育中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还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从而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其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利用相关的慕课、微视频教学等多媒体课堂,以此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更好地有机融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3)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 QQ 等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络,引导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互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指导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亲和力,促进教学的吸引力。

  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思政教育和网络文化融合的基础。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期的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认同感,使思政教育和网络文化融合后形成一股强大力量。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对新时期网络文化发展态势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构建好网络环境,并认真做好以下三点:首先,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建设与规范,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次,加强学校、院系、班级对其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对网络平台进行监督,做好网络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各高校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等方式,定期进行交流与沟通,不断完善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再次,通过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保证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为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奠定基础。最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绿色网络生态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网络思想安全的重要性,加强网络空间阵地的建设与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空间治理,以网络新媒体为主要的宣传渠道和阵地,大力宣传积极健康的网络思想文化。

  综上所述,学校要使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思政工作教学新模式,积极开展网上思政工作教学,借助网络文化来实现思政教学理论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此推动高效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基金项目:】

  1.2020年度福建师范大学思政工作及辅导员工作专项“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机制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VI-2009);

  2.福建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机制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JSZF2020015)。

  (作者:杜成煜,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思政讲师)

学校地址:(忠山校区) 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 ;(城北校区)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版权所有:西南医科大学宣传统战部 联系电话:0830-3161222 传真:0830-3161222 邮编:646000      
 网站备案编号:蜀ICP05026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