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坚持文化自信既是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中探寻到文化自信的根源,为大学生标示出文化自信的历史坐标图。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前沿阵地,应在新时代着力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夯实意识形态教育文化根基,进而牢牢占据意识形态斗争高地,这是高校的历史责任担当。高校可以从增强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向心力、辐射力和感召力“四力合一”着手,综合推进文化育人,筑牢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育人;价值观教育
自信是指向未来的,它是基于自身的实践,内在形成对未来某种特定目标的合理与肯定的预期,带有潜在的价值选择倾向。我们对文化建设的未来持有肯定性判断就是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一再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多个重要讲话中谈到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先后六次提到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坚持文化自信是对未来文化建设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度肯定和乐观态度。坚持文化自信,使我们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既能坚持传承与创新并行,又能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中坚持保有自身特色兼收并蓄。
在文化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探寻坚持文化自信的缘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报告也明确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据此,文化自信的具体内容清楚而确定,文化自信也有了清晰的历史坐标,我们便可以循着历史的坐标去找寻坚持文化自信的缘由,把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历史坐标图标示出来。
1.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就是绵延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它创造出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引导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而且也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十分突出的文化优势,也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基本文化立场。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延续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它丰厚的文化沃土更深深地滋养着中国的当代文化,使得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以承续其优秀的血脉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无比丰厚的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越丰厚,文化底蕴就越深厚,文化自信就越充分。我们完全有理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坚持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2.革命文化打造了文化自信的独特标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中,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辛斗争中熔铸成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在气吞山河的革命凯歌中奏响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凝魂聚魄于革命文化中,它自带民族烙印从而标示出独特的道德高地和精神优势,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3]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奋斗过程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成果,它凸显恪守信仰、奋斗不息、不忘初心的不懈追求,现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优秀文化基因。鲜明昂扬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中打造了我们文化自信的独特标识。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供给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波澜壮阔的伟大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创造出以“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表征的是伟大创造、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彰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本质、谱写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中国本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融合与创造性转化,发展了富有时代精神与创新意义的宝贵文化财富,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时代性再造与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形成与创造的过程中,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了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凝聚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追求,代表着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源源不断地供给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我们完全有理由坚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4.“中国故事”是点亮文化自信的“航标灯塔”
文化“本身具有的即它一经获得便逐渐向前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它又对生产的条件和发展进程发生反作用。”[4]社会意识的相对对立性表现在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做好未来的文化工作就能更好发挥先进文化能动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给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5]我们在这个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在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履行好中国义务。
中华儿女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的实践过程所形成的“中国故事”,势必闪现新时代的熠熠光辉,这将成为点亮未来文化自信的“航标”“灯塔”。值得我们未来在世界舞台中央自豪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向世界自信地展示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传递我们中国的价值观念。
推进文化育人,夯实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根基是高校的历史责任担当
文化的重要作用就是“化育”人,促使大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先进的文化有助于个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能为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高校作为文化育人前沿阵地,必然要扎实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以筑牢大学文化自信,不断夯实意识形态教育文化根基,擦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底色。结合当下情况,高校可以从增强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向心力、辐射力、感召力 “四力合一”出发,综合推进文化育人工作。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加强文化交流激发创新,增强高校文化育人感染力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价值观冲突的特殊时期,面对激烈的文化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给予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
高校就是传承与创造文化的重要场所,文化的基础是传承、生命力是创新,高校文化育人应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坚持双轨并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根基,更是高校文化育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高校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育人载体,让学生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浸润下完善人格修养,不断夯实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在增强文化自信中完善人格修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文化生长不仅得益于内生的自有力量,而且也有来自外部的助推之力。文化交流帮助我们在与外界的文化交往过程中看清自身的文化状况,增强文化鉴别力,加固文化信心,高校方能在主动开放交流中激发文化创新力。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聚集、学术研究、文化荟萃的优势,积极借助国家创设的文化交流机制、搭建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在文化交流中修好内功、借好外力,努力打造好高校的文化创新基地、人才培养交流基地、文化传播基地等文化育人平台,激发文化创新力。
高校既在热情的“请进来”中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又要坚持文化自信,在主动的“走出去”中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们面对国外纷繁复杂的文化价值之流时,能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能坚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2.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作用,唱响主旋律,增强高校文化育人向心力
在全球化语境多元价值观冲击下,处于理想信念成型阶段的大学生极易被误导。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7]。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要唱响的主旋律。唱响主旋律的有效路径就是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教育的最直接路径,思政课教师要善思、善创,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上转变思路、敢于突破、勇于尝试,在整体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丰富性和创新性。思政课上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大学生真正能够听懂、学透、入脑、入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深、讲透,帮助大学生认同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坚定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的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打造“课程思政”,共同唱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和观念,所有课程、教师都应自觉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协同合作,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共同驻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高校要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积极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滋养。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双向同行中,要让主旋律的声音始终在大学生的耳中、脑中和心中唱响,不断增强高校文化育人的向心力。在持续文化育人浸润过程中,大学生能在强烈的文化认同中持续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3.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助推高校文化建设,增强高校文化育人辐射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这使高校的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的网络化生存程度日益加深,其价值观念形成过程带有深刻的网络烙印。互联网为各种思潮的激荡提供泛化基础,使得正处在价值观念形成期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影响产生波动。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同时性、便捷性与广度却是任何传统传播载体无法比拟的。
紧随“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新媒体环境,必然要求高校抢占先机占领网络的文化育人阵地,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全力打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互联网文化,借助新媒介推动文化精品的网络化传播,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育人环境。高校打造文化育人的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展文化教育与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借助互联网优势吸引学生,增强高校文化育人辐射力。
高校在打造互联网文化载体和资源的同时,也要实施有效的网络舆论引领,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高校作为教育者,面对网络的各种杂音,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充分运用高校的研究优势与宣传优势在网络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传播。高校利用好“互联网+”全时、全程、全方位,助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升文化育人的时效性、便捷性和辐射性,搭建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平台,实现文化育人环境的“零死角”。
4.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环境浸润式教育功能,增强高校文化育人感召力
大学生参与文化、融入文化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参与程度很高的群体性活动,高校要精心打造优质校园文化,通过各类校园文化的开展,传承与创新大学的文化底蕴。高校的文化氛围时刻影响着学生们,校园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环境浸润式的教育功能。
文化育人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形成对学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隐性教育功能,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类校园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打造立意深远、优质的校园文化,呈现多维、多层次的文化细节,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参与和融入,坚持文化自信。开展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夯实文化育人内容,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创设优质校园文化,这都要求高校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明确文化育人理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成果,更要与时俱进地结合高校、学生自身特点、实际状况进行创新,使校园文化活动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增强文化育人感召力。
高校的文化育人工作既关系到学校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因为高校的文化育人工作,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归属,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塑造。所以,高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要扎实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夯实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根基,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环境建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工作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黄小惠,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3]习近平.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EB/OL].(2016-09-28)[2019-05-2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28/c_1119642521.htm.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9.
[5]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北京教育》杂志
作者:黄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