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医委〔2011〕35号
中共泸州医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大学个性特征和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学校素质教育,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软实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师生、改革创新”的要求,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打造校园形象文化为重点,以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努力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为实现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二、总体目标
在总结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发挥全院师生能动性和创造性,吸收现代大学的先进经验,通过学校各部门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彰显深厚的历史积淀,营造严谨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培养进取的团队意识,形成优良的道德风尚,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创建师生员工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培育健康的精神文化
1.更新办学理念,弘扬泸医精神。加强校史资源的整理和研究,出版系列校史专题作品;建设好校史展览馆、名师名医墙、杰出校友风采录等物质载体,彰显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加强校友总会和各地校友分会的建设,凝聚广大校友人心,发挥积极作用。
2.加强校风建设。大力弘扬“团结、勤奋、求实、进取”校风,培育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和谐的校园风尚,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开拓创新之风、克勤克俭之风。
3.加强教风建设。完善师德规范,强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品德,倡导“敬业、修身、仁爱、笃学”的教师风范,规范学术行为,强化学术道德、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教学技能强、学术水平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师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4.加强学风建设。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促进教学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各类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建立健全荣誉评定和违纪处分制度,完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评比细则;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学科知识竞赛和学术讲座;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和推进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推进“三进”工作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培育“善学精思、实践创新”的优良学风。
5.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通过党风廉政“三化”建设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出台工作规范,理清工作流程,严肃工作纪律,营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办事高效、服务周到的工作氛围;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健全民主评议机制,及时查找和改善不足。
6.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在全院师生中大力营造“科学、求真、严谨、创新”的学术风气;进一步加强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探索和完善科学研究考评体系,正确引导科研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规范导师带教行为,巩固和加强研究生教学工作。
(二)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文化
1.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设现代化大学制度,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党代会、工会、教代会、职代会、学代会、团代会的功能,发挥民主党派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决策程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注重制度的规范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倡导依法办事、照章办事,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规章制度的监督。
(三)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1.进一步丰富校园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国庆、党的生日、校庆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爱校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典礼等活动,激励学生形成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
2.不断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开展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举办各类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论坛和学术沙龙等活动;继续举办好传统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不断开辟新项目,着力打造、扶持一批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项目;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比赛活动。
3.积极培养校园实践文化。进一步完善社会调查、暑期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不断开辟新的实践基地,加强与各类实践基地的合作;进一步规范、提升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支持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学习之余从事各类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
4.大力发展校园社团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建立学生社团活动管理体系,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针对理论类、学术科技类、兴趣爱好类、社会公益类等社团的不同特征,有侧重地引导、扶持和帮助各类社团推出特色活动。
5.加强文化活动的管理和引导。积极发挥宣传统战部、院工会、院团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各级工会组织、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和班级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建设品位高雅的环境文化
1.科学规划两校区功能布局。结合泸州市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这一机遇,合理规划两校区的功能布局,制定两校区系统、科学的校园建设规划。
2.加大对现有文化景观和设施的维护力度。定期维护忠山、城北两校区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景观,对校园日常绿化、保洁、消防等工作常抓不懈,重点维护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场所设施,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
3.新建一批文化景观和设施。在城北校区分批次、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富有学院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合理配置室内外雕塑、景观石,在绿地、湖边添置供师生休息、读书的设施;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楼宇内添置名人画像、励志标语、电子显示屏、信息公开栏等相关文化设施。
4.开展校园景观命名活动。进一步美化校园自然环境,突出人文内涵,开展两校区楼宇、湖泊、景观、道路、建筑物、广场、山体等命名活动,在校区内制作相应的标识和路牌。
5.加强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师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综合整治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大硬件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强化网络舆论引导,掌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新闻网,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五)打造特色鲜明的形象文化
1.加强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深入开展校训、学校精神、校史校情等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以适当形式固化和物化;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提炼校园文化精髓;设计制作统一的适合不同场合的学校文化标识和形象符号,统一规范使用,规范管理;在全院范围内教唱、传唱校歌,提倡在各种大型活动佩戴校徽,使用校标和校旗等形象符号;规范各二级院系院旗、院徽、院标的制作和使用;统一规范医、教、研和社会服务PPT模板,国际交流英文相关标识。
2.开发、制作系列校园文化产品。根据学院VI形象识别系统,开发、设计、制作包括校徽、校标、校旗、会议台签、信笺、信封、手提袋、茶杯纸杯、名片模版、欢迎牌、展示牌、明信片、形象宣传片光碟等在内的文化产品,以及日常办公用品、大型活动用品、对外交流礼品、专题活动礼品等,形成内外认同的学院视觉文化。
3.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对两校区内横幅、标语、展板、橱窗、报栏等宣传载体的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校园内的各类商业广告和各级各类商业赞助行为,打造清新、整洁、简朴、大气的校园环境;加强学院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对校内出版物的管理、审核、出版、发行、监督等工作;加强对校园电视台、广播台的指导、管理和建设。
4.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打造《泸州医学院学报》和《医学与法学》学术期刊,提升学校学术地位和学术形象;充分发挥校内各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推进学院制度创新,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院系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组,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组织协调。党委宣传统战部作为党委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二)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各部门、各院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和任务,认真思考和开展好文化建设项目;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将单位和个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现纳入年度考核,定期评选表彰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院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广开筹资渠道,多方筹措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要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推进有影响、有特色的理论成果。
中共泸州医学院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