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由我校和西南政法大学、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社会进步与医事法发展国际论坛”在成都市新华宾馆举行。本次论坛以“数字时代的医事法发展”为主题。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涛出席会议并致辞,学校原党委副书记刘毅主持开幕式。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曾令和,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原法学院院长左卫民,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燕,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程守太,西南政法大学卫生健康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赵万一,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院长、《比较法研究》主编解志勇,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韩国圆光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尹显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法律部负责人MARWA,西南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医事法学专业创始人石俊华,西南政法大学医事法学学科带头人汪青松等3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卫健委、重庆市卫健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相关领导莅临会议指导。

何涛向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领导专家们对学校事业发展及我校医事法学学科专业建设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以及我校在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取得的成效。她希望本次论坛契合健康中国战略,能够为数字时代医事法学的理论创新建言献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李燕致辞。她指出,西南政法大学对标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近年来在医事法交叉学科领域成果斐然,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卫生健康法学高端人才。未来社会进步与医事法发展国际论坛将继续秉持跨学科、跨区域、跨国际的品牌特色,以法治之力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
程守太在致辞中谈到,医法融合即将进入新的时代,卫生健康法典的编撰既扎根中国土壤又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本次国际论坛的产学研协同实践,必将促进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深度融合和双向赋能。
左卫民从“健康中国”与“法治中国”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在法律制度供给,以及国际协同治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从数字赋能、问题导向、国际合作等方面,对论坛提出了殷切期望。
曾令和在讲话中从健康四川、健康中国的高度,总结了四川省近年来在卫生健康法治建设方面实施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他希望本次论坛能进一步推动医事法学的发展,推动医事理论与实务与时俱进,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新时代卫生法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促进四川政务服务便民化,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王晨光肯定了本次论坛在促进医学与法学、理论与实务融合,凝聚各方人士,产出深度论文,推动卫生健康法研究上的作用。论坛以“数字时代的医事法发展”为主题,探讨法治创新改革,推动数字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国际意义。

开幕式上,举行了西南医科大学涉外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何涛为中心授牌,并向首批受聘的13位专家颁发聘书。中心主任罗刚与MARWA女士签署合作备忘录。
主题报告环节,赵万一和学校法学院院长罗刚一同主持。共有8位专家进行了主题交流发言。
下午,大会设置了三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由两个板块组成,包括“数字时代卫生健康法治基础理论问题研讨”“数字时代卫生健康法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问题研讨”“数字时代医事法律实务问题研讨”“ART等前沿技术的法律问题与伦理风险问题研讨”“医疗领域法治建设相关问题研讨”“医疗数据治理法律问题研讨”等六个主题,共有五十余人在分论坛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国内相关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持人和与谈嘉宾。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徐银波主持了闭幕式。赵万一和罗刚分别进行了学术总结。
在颁奖环节,汪青松宣读了本次研讨会论文获奖名单,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54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30篇,会议为获奖论文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
最后,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医药健康与生命科学法律中心主任、全国律协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迪讲话。他表示,此次论坛体现了理论与实务的跨界融合,泰和泰将继续依托论坛等平台,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的融合,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贡献泰和泰力量。